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狀況,為什麼有些人會在台灣的正面新聞下面留言說「真是台灣之光」,但同時也會在台灣的負面新聞下面留言說「鬼島不意外」?
奇怪了,如果留言的是同一個人,他對於台灣的想法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呢?怎麼可以瞬間轉變的這麼快?難道是人格分裂嗎XD
向上與向下社會比較
其實,這兩件事情並不衝突。心理學上面有一個概念叫做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當我們和「比較慘」的人比的時候,稱為下社會比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通常這樣一比會讓我們感覺心情比較好。
例如,你期中考苦讀了一個月卻只考了72分,內心悶得發慌,這時候你不經意看見左邊同學只考了61分,突然覺得人生一切都開闊了起來!
可是如果你每次考試都跟表現差的人來比,那麼你大概很難進步。我們是一個「鼓勵努力」的文化,所以雖然你心情變好了,回家之後還是會免不了被家人唸:「跟旁邊成績爛的人比做什麼!你當然要跟班上第一名比呀!」
結果你好不容易找回來的笑容又不見了,想一想自己怎麼樣努力都不可能拚到班上前三名,可能是自己本身資質的問題,看來只能夠砍掉重練了……
上面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向上社會比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也就是跟表現好的人比較。例如當我們看到自己同期進公司的人升遷得比較快、跟自己同年齡的朋友已經買車、買房,自己卻連存款都沒有,就會感到自信心低落、覺得自己很糟糕。
▲看到同時出社會的朋友手機一支一支的換,自己的都用了好幾年,難免覺得心情低落(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那麼,我們究竟該跟誰比呢?
這端看你想要心情變好還是心情變差XD,這就是為什麼當你覺得自信備受打擊的時候,會跟自己說「沒關係啦,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來安慰自己。所以,其實社會比較是一種「自我調節」(self regulation)的方法。
除此之外,人還會有一個傾向,就是和「跟自己相似的人」比較。例如前面所說的,談到工作、事業或學業,你可能會跟同樣年齡、性別、同時間出社會的人比較——這也是為什麼你不會跟總統比誰比較有權力、跟郭台銘比誰比較有錢。
可是當你臉書的朋友買新車的時候,你心裡會有點酸酸的,因為相較於總統跟郭台銘,臉書上面的朋友在各方面跟你比較相似,你也比較容易被他們的表現影響心情。
為什麼我們要說「鬼島不意外」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當新聞出現一些台灣(或者是台灣人)在國際上面表現不錯的事情時(例如曾經的美國大聯盟投手王建民、高爾夫球選手曾雅妮、網球選手盧彥勳、烘焙師吳寶春、景美女中拔河隊等等……),我們會覺得台灣一個區區小島,在這些專業面向上面不只比「相似」的亞洲國家更突出,甚至還可以站在國際舞台上,感到與有榮焉。
可是當島內出現一些負面的新聞,例如低迷的薪資、延遲的救災、不滿的政府政策、甚至為了貪小便宜而出現的奇特景象等等,又會把自己和其他先進的已開發國家作為比較,然後嘆氣覺得自己所處的這塊土地很糟糕。
不過,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心理機轉,就是當事情發生不如自己預期的時候(比方說你以為台灣是一個很棒的島,但看到了一些事情之後發現並不是),那個失望其實是更巨大的。
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你除了會自嘲自己住在「鬼島」之外,還會再加上一句「不意外」,來表達「發生這件事情其實就如同你本來所預期的,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失望」。
人會有一種動機是,維持「自我」和「別人所看到的自我」之間的一致,所以當別人說你或者是你所居住的這個島嶼不好的時候,你也說服自己這樣相信,透過這樣的一種自我說服,讓自己好過一點。
如果還是不太能夠理解的話,設想一下,當你被一個很重要的人罵「你是個爛人!」的時候,你回應下面那一句話會覺得稍微舒服一些?
「我本來就是個爛人啊,你現在發現了吧!」
「我真的有你說的這麼糟糕嗎?可是我已經很努力了啊……」
發現了嗎,第2個回應其實還對自我還抱著某一種期待,可是第1個回應則是已經完全對自己絕望了,所以再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得了說這句話的人,一個「在地獄底層已經不會再更慘了」的概念。
但其實最痛苦的,並不是做出第二種回應的人,而是內心雖然想說出第二種回應,可是卻嘴硬說出另一種回應的人。
換句話說,當你希望自己的表現獲得認可,或者是台灣的表現在國際上獲得支持,可是卻得到負面的回饋時,其實你很失望,卻假裝沒事,那麼被壓抑和不真誠的那個自己,會在午夜夢迴的時候,來騷擾你。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需要每天在網路上面留言謾罵或酸言酸語,畢竟對他們來說,那些被壓抑的情緒需要有一個可以被發洩的空間。
總之,不論你喜不喜歡台灣這個地方,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真誠的做你自己,用防衛的方式回應,你才能夠獲得真實的快樂。
而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立場是什麼,你可以選擇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那些正面的新聞和事件,相對於不斷地去留言「鬼島不意外」,對於這塊土地,會有更多正面的情感。
延伸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