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鍵盤大檸檬》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喪子之痛是一輩子的傷痕,新加坡四位母親,發起「請留下來(Please Stay)」 的活動,透過鏡頭傳遞這種錐心刺骨的疼痛,希望喚起大眾關注青少年憂鬱與輕生的議題。四位母親分享孩子在鏡頭下開心笑著影片,當我們知道結局之後,這些畫面更令人難過了。
Zen Dylan Koh,永遠停留在17歲11個月。
Mitch,快17歲時因憂鬱症選擇告別。
Josh,20歲時離開了這個世界。
Evan,家中的老大,在11歲的時候過世。
在墨爾本讀書時,Zen Dylan Koh會帶著遠道而來的母親到當地走走,告訴母親自己平常在哪裡溜滑板、介紹朋友給母親認識。後來,家人發現Zen Dylan Koh因為感情問題出現自殘的行為,不再是那個愛笑的孩子,但他們沒有想太多,只歸因於成長的過程,卻沒想到這是焦慮的開端。
Mitch從小就是快樂的孩子,雖然自幼就被診斷出閱讀障礙,但家人非常謹慎,不給他過多的壓力,只要他盡力了,全家人都為他感到驕傲。母親還記得,Mitch 11歲第一次在北海道看到雪的時候,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和爸爸兩人在雪地中丟雪球。
事情轉變是在國中三年級,Mitch經常因考試焦慮而失眠,當時父母以為是青春期導致孩子性情轉變,沒有想到他已經為憂鬱症所苦。母親還記得當時曾帶Mitch去聽演講,他聽完後興致高昂,立志成為激勵別人的講師。沒想到,幾年後進入大學,惡夢還是發生了。
Josh喜歡逗家人開心,總是扮演母親的豆豆先生。在Josh喪禮那天,一位朋友突然哭了起來,他說因為Josh的努力,讓他的團隊獲得很好的成績,最後也幫助他找到一個很棒的工作機會。這就是Josh,永遠替別人著想。
Evan這個孩子很特殊,早上看到世界的第一眼,總是笑嘻嘻的,不像其他孩子愛哭鬧。Evan全家曾移民到澳洲,但一年後決定回到新加坡,也許這就是他憂鬱的起源。
貼心的Evan只跟妹妹分享心事,不願增加母親的壓力。失去Evan後,母親在他的臉書上看到一位同學的留言,同學表示,「在你為成績而哭的時候,我應該就要察覺不對勁了。」母親這才發現,他們自以為不給孩子壓力,卻無法得知及阻擋其他壓力來源,像是在同儕比較下,孩子會覺得自己表現比別人差;當孩子被嘲笑、被罷凌的時候,只會把這些負面情緒積壓在心裡。
這些母親都經歷了事後反省。
Zen Dylan Koh的母親因為喪子得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她表示,至少她知道自己因為什麼而憂鬱,但回想自己孩子所經歷的一切,他們不知道憂鬱從何而來,這種感覺有多麼可怕,他們可能帶著面具,笑著、玩著,但內心深處的憂鬱與恐懼從未消除;Mitch的母親表示,這些孩子從不求助,但不代表他們就不需要或抗拒幫助。
Evan的母親表示,如果Evan還活著,她會告訴Evan,「沒關係,你可以慢慢長大,即使長大很難,真的很難,因為長大意味要經歷更多痛苦的事情,但不要緊,你可以慢慢長大,你可以永遠當小孩,直到你有勇氣面對這個世界。」
最後,這些母親們給予父母與孩子一些建議。
致所有的父母:
請不要合理化孩子的感受,許多家庭拒絕接受自己的孩子有憂鬱症,以為孩子只是為了引起注意,以為只要長大就會好了。但這樣只會讓事情更糟糕,為了避免遺憾發生,我們應該試著去認同孩子的傷痛,他真正需要的是你能夠明白他的這些感受,不要去淡化它,不要用自己的邏輯合理化它。
致正在被憂鬱症所擾的年輕人:
如果你正經歷焦慮與情緒上的壓力,請告訴父母和親近的人,求助並不代表懦弱,你不需要一個人受苦;即使父母不能解決你的痛苦,即使父母也很脆弱,但至少,父母對你的愛是無條件的,我們會永遠陪伴你,直到你走出黑暗。為了你愛的人,以及愛你的人,請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幫助你,記得,永遠不要放棄。
VIA FB(@PleaseStay. Movement Singapore)、太報
❖法式軟糖粉絲團❖ 還想看更多?快來追蹤▶▶▶
酸甜啊酸甜好唰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