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台灣的街道上,放眼望去,幾乎每一戶人家的窗戶都額外安裝有如牢籠般的鐵窗,如此光景看在外國人眼裡甚是奇特,細看還能發現其實有各式各樣的形狀和花色,有的就像新居落成,嶄新無比,有的則是斑駁落漆,一看就知道那戶人家已經住在此地好久好久。鄰居要是發現你家沒裝,還會擔心的前來詢問:「不裝一下嗎?小心被偷喔!」。
不管是都市還是鄉下,誇張一點的說,只要有窗戶就有鐵窗,整個台灣島就像一個巨大化的鳥籠,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就這樣的「文化」呢?
通常大家談到裝鐵窗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要「防盜」,我的日本同學這樣問:「難道台灣的大家都這麼怕小偷嗎?一樓裝、二樓、三樓、十幾樓也裝,好奇怪啊!」。
我簡單的告訴他,其實在日本人統治台灣的時候,台灣人家裡是不裝鐵窗的,因為那時日本警察管很嚴,所以治安很好,更不用說要是偷東西被警察大人抓到的下場有多慘。
▲(圖/傳到橋頭至楠梓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下同。)
隨著二次大戰結束,時間來到1950~1970年代,政府推動各項改革和建設,台灣的經濟突飛猛進,甚至到1980年代還有「台灣錢淹腳目」的美稱。有錢人越來越多,房子一棟一棟的蓋,有買車的家庭當然也是只增不減,但是既然有人賺到錢,那麼沒賺到的人肯定也有。
可能是為了養家,可能只是求一頓溫飽,因為失業或各種經濟因素選擇鋌而走險,我們常在新聞上看到某某商家遭竊或直接播送小偷變身蜘蛛人的畫面,大家都不願意為了生活而成為媒體主角,實則是這幾十年下來,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擴大,偷腳踏車或電纜線,不然就是直接跑到別人家裡偷錢,這類案件層出不窮,也造成居民人心惶惶,紛紛「把自己鎖起來」,於是整條街都是鐵窗的景象成為整座台灣島的縮影。
我家就遭過幾次小偷,大約是在小學一或二年級,曾在晚上約莫九點就寢後沒多久,半夢半醒間聽到寢室外的陽台有窸窸窣窣的聲音,看著媽媽小心謹慎地把陽台的落地窗打開,發現居然有一個人躲在裡面,像鬼魅一樣靜不吭聲,嚇都嚇死,媽媽驚聲尖叫,因為寢室可是在三樓阿!這人怎麼進來的?
在一樓看電視的爸爸飛速衝上來,手拿著網球拍一路把小偷揍出門外,過程中爸爸一邊發抖一邊問他:「你怎麼進來的?你進來幹什麼?」沒想到他居然說:「我只是想借住一晚。」有誰相信啊!
後來幾次是車子被偷,大門玻璃被砸碎,從此以後我家的窗戶不再擁有自由,全部裝上鐵窗還加裝保全警報,街坊鄰居看見我家的慘況也紛紛「把自己關起來」。
或許看在歐美人士眼中,我們半夜還能一個人出門買消夜,完全沒在怕被搶被偷,已經是治安非常好的展現了,但唯有經歷過小偷猖獗的年代的人才知道,其實鐵窗文化代表的是台灣經濟發展和社會治安的交織縮影,老話一句,有裝有保佑阿!
關鍵字: 傳到橋頭至楠梓奇聞台灣台灣鐵窗鐵窗文化台灣文化小偷二次大戰童年回憶鐵窗文化社會治安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