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拉丁語:Morbus Alzheimer、德語:Alzheimer-Krankheit、英語:Alzheimer's disease,縮寫:AD),俗稱早老性痴呆、老年痴呆,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此病症佔了失智症中六到七成的成因。(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最新研究顯示,與聽力正常的人相比,聽力受損的人罹患失智症風險高出42%。這是因為聽力損失會導致認知退化,且與人社交的意願降低,進而引發失智症。另外研究建議,聽力受損者盡早配戴助聽器,可減輕聽力損失對失智症的潛在影響。詳全文>>
浙江台州一名89歲的老先生3日下午突然在養老院內失蹤,院方立刻派出看護工在附近尋找,也緊急通知警消人員協助。最終,看護工在養老院後山發現他的蹤跡,發現時,老先生正踩在8公尺高的山坡上往下爬,相當驚險,在兩名看護工確認老先生的安全後,警消人員立即搬來長梯,這才將老先生「解救」下來。詳全文>>
洋蔥因帶有硫化物,常會使人淚流滿面。但醫師表示,其實洋蔥好處很多,包括能預防阿茲海默症、控制血糖、幫助抗癌等,屏東車城的洋蔥更是全台知名。適量食用,有助身體健康。詳全文>>
綜觀人類歷史上,常常會有荒年出現,造成餓殍遍野,令人鼻酸。科學界最新研究驚奇的發現,人類為求能夠捱過飢荒,在自然進化過程中,腦部出現了一種適應性的反應機制,可以有利於人類在饑荒時期存活下去,而這套存活機制是由腦部開始自行製造果糖來啟動的,神奇吧!詳全文>>
家中長輩年紀大了總會需要人來照顧。不過,廣東一名龐姓女子指控,家人找了看護來照顧94歲的爺爺,沒想到爺爺竟遭到虐待,更被對方推倒在地、撞到後腦勺,導致爺爺當天下午去世,且看護還拒絕道歉,讓龐女氣炸了。詳全文>>
日本藥廠衛采(Eisai)和美國生技公司百健(Biogen)聯合開發了一種治療阿茲海默症的實驗性藥物「Lecanemab」,並在實驗中顯著減緩了病患的認知能力下降,可惜這種藥物可能存在危險副作用,因此專家認為相關藥物上市機會渺茫。詳全文>>
江蘇省濱海縣一名70多歲的老婆婆日前想要外出時,不小心「把窗戶當成門」,從4樓的陽台跌出。幸好,老婆婆沒有直接墜樓,而是掛在晾衣桿上,最後順利獲救,沒有受傷。詳全文>>
維他命D被視為促進腦部健康利器,但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若年長者長期服用恐怕會增加失智風險。外科醫師江坤俊29日在臉書PO文分享此事,坦言有一些朋友希望他發文幫維他命D正名,但他只提醒兩件事,一是為什麼會需要維他命D,二是一般人要補充的是非活性維他命D,「我無意神化維他命D,它也沒這麼神,只是現代人的生活讓你缺乏了非活性的維他命D。」詳全文>>
在這個追求美食與方便的時代,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成為常見的食物,而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lzheim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22年的新研究指出「若天天食用超過每日卡路里攝取量20%的超加工食品」,恐導致認知力下降。詳全文>>
嗅覺喪失(Loss of smell)是不少新冠確診者會出現的症狀之一。但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指出,嗅覺能力急劇下降可能是失智症(dementia)的初期徵兆,而阿茲海默症(Alzheimer)就是較為常見的失智症類型之一。這項新研究28日刊登於期刊《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Alzheimer’s & Dementia)。詳全文>>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界皆關注染疫後可能產生的後遺症,而丹麥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曾確診新冠肺炎的病患,其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3.5倍,腦出血的機率更增加4.8倍之多。詳全文>>
為了提振工作時的精神與效率,不少人吃完午餐後習慣小歇一會兒,但究竟要睡多久對健康最有幫助?邱正宏醫師引述今年3月研究指出,隨著白天小睡時間越久,發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或阿茲海默症機率也隨之升高,雖然其中機轉仍不明,不過這解釋白天昏睡,代表晚間睡眠品質不佳,可能較早出現腦力衰退現象。詳全文>>
日本福井市發生一起人倫悲劇,現年88歲的老翁富澤進(Susumu Tomizawa)疑似因家庭爭執,持刀殺害就讀高二的16歲孫女,震驚社會。他5月出庭時宣稱,由於阿茲海默症病情,因此完全不記得犯案過程,但仍被法院判處4年6個月有期徒刑。詳全文>>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失智人口逐漸增加,失智症已成為民眾聞之色變的恐怖疾病。最新一項研究顯示,經常在白天打瞌睡或是午睡時間過長,都是罹患失智症的早期徵兆,而這類人得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40%。詳全文>>
威而鋼(Viagra)又稱「藍色小藥丸」,大多人都認為它是男性的壯陽用藥,醫療中有些人也會用它來抑制高山症,美國研究出它可能又多了一項功能,服用威而鋼,罹患阿茲海默症罹患的機率可有效降低三分之二,相當於69%。詳全文>>
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的主要病理特徵乙型類澱粉蛋白(Aβ)的Aβ1-42會加速新冠病毒感染。該研究是首度證實阿茲海默症和新冠肺炎的關聯性,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詳全文>>
美國波士頓的布萊根婦女醫院(BWH)16日宣布,在神經學家韋納(Howard L. Weiner)領導研究近20年後,該院近期將進行一項臨床試驗,測試鼻噴式疫苗對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治療的效果。這項臨床試驗的主要目的在於預防阿茲海默症,並減緩疾病的進展。詳全文>>
一些得過新冠肺炎的人,在康復後幾週或幾個月內,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和其他認知問題,專家表示,這可能讓他們提早出現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詳全文>>
山西太原一名老人家將滾落地面的山竹看成炸彈,身手矯健的撲向山竹,用身體壓著防止旁人受到傷害,讓一旁端著山竹的女孩不知所措。看護人員趕到後,將老人攙扶起來並向女孩解釋,女孩才知道,原來老人家參加過抗戰,目前患有阿茲海默症,見到地上滾動的山竹,腦中瞬間喚起戰時回憶,才會本能反應的想要保護身邊的人。詳全文>>
失智症竟能破解電子密碼鎖!美國田納西州患有失智症老夫妻被送進一間療養院,爺爺年輕時曾受過軍事訓練,沒想到他竟用破解摩斯密碼的技能,成功破解療養院內的電子密碼鎖,帶著老婆一起逃出,消息一出震驚全院,業主也因照顧不周,挨罰2000美元(約新台幣5.6萬元)。詳全文>>
許多人上了年紀之後,最害怕的其中一項疾病就是阿茲海默症,也就是俗稱的失智症,而國外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人們在50、60歲時若是睡眠不足,在70歲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就會比正常睡眠的人還要高出30%。詳全文>>
南韓資深女星尹靜姬(윤정희,本名孫美子)今年已高齡77歲,出道至今曾參與300多部影視作品演出,還是6、70年代南韓三大影后,其演出經歷豐富,在2011年主演電影《生命之詩》時更曾榮登坎城影展,不過之後罹患阿茲海默症、病勢惡化,近年來遠走法國巴黎療養的她被爆料遭丈夫白建宇(백건우)棄養。對此,白建宇昨(11)日抵達南韓後解釋,妻子目前正接受最完善的照料。詳全文>>
南韓資深女星尹靜姬(윤정희,本名孫美子)出道至今至少參與300多部影劇作品演出,曾經風靡6、70年代影壇,是南韓國寶級影后,2011年還曾在導演李滄東的電影《生命之詩》飾演患有老人癡呆症的老婦,奪下國內多項演藝大獎,還曾因此走上坎城影展紅毯。詳全文>>
阿茲海默症好發於65歲以上年長者,常造成患者及親友生活的嚴重負擔。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韻如團隊近期首度發現並證實,促使阿茲海默症更加惡化的關鍵機制為大腦中的蛋白質──TDP-43。此研究有助於掌握更多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特徵及機制,未來可望透過此一蛋白質,為神經退化疾病尋找診斷及治療的新方法。詳全文>>
過去我們都以為糖尿病只有主要的兩種類型,分別是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和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但是近年有些學者提出了第三型糖尿病(Type 3 Diabetes),而且與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關係密切,以下帶大家認識第三型糖尿病。詳全文>>
國立成功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張南山發現的「Z小分子蛋白」,與印度製藥公司Lazuline Biotech於9月初達成合作協議,並一同攜手開發疫苗等相關研究,希望能達成早期預防癌症與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研究,此舉是近年來在國際合作方面的重要里程碑。詳全文>>
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的一種,是所有老年人的噩夢,目前還沒有能夠有效阻止或治癒方式。不過近日科學家發現,透過驗血能夠偵測出還沒發病前、早期的阿茲海默症。詳全文>>
桃園市立圖書館—龍潭分館即日起至8月31日止,舉辦《蝕憶:奶奶的回憶迷宮》特展,昨(16)日召開開幕記者會。該展以老年人常患的阿茲海默症為題,結合音樂與科技,帶領民眾探索失智症患者的記憶世界。詳全文>>
隨著3C產品越來越發達,多數民眾的生活習慣也有所改變,熬夜追劇、打遊戲成為時下年輕人的休閒活動。但醫師江坤俊在節目《健康2.0》上表示,熬夜不睡覺不僅會造成隔天精神不濟、影響白天的工作效率,還有可能增加失智症的發生率。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