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拉丁語:Morbus Alzheimer、德語:Alzheimer-Krankheit、英語:Alzheimer's disease,縮寫:AD),俗稱早老性痴呆、老年痴呆,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此病症佔了失智症中六到七成的成因。(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英國52歲的講師奈特(Robert Knight)在教完課之後,頂著寒風來到濱海韋斯特克利夫(Westcliff-on-Sea)的老人之家,站在二樓陽台推落罹患阿滋海默症的79歲母親。奈特在遭到逮捕後,承認自己終結了母親的性命,卻否認這是一場謀殺。 詳全文>>
美國有一名男子吉姆(Jim Stauffer)五年前將母親的遺體捐贈給醫學中心進行研究。捐出數天後,他卻收到裝有母親骨灰的木盒子。事隔三年,吉姆收到一份當時的相關文件,才知道母親的遺體最後被賣給軍方進行爆炸測試。詳全文>>
跟以往不同的是,以前一般人都會認為是有輕微認知功能障礙或失智的長輩才比較容易被詐騙,但現在卻發現就算是認知功能檢查正常的長輩,如果容易落入被詐騙的圈套,那往後會失智的機率就大幅的增加。詳全文>>
過敏、心臟病、阿茲海默症、癌症、糖尿病等,都是現代人身上常見的「流行病」,背後最大的關鍵影響因素就是「飲食」,尤其是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物「糖化終產物」(AGEs)。據研究指出,大多數的食物原本就含有這類物質,但是在高蛋白、高糖的加工食品中,如漢堡、披薩、培根和香腸內的含量高得嚇人,若是攝取過多,會讓身體出現慢性發炎,然而這種慢性發炎也會增加罹患心臟病與癌症的風險。詳全文>>
照顧久病的家人容易使人心力交瘁,甚至演變成長照悲劇。瓜地馬拉先前便發生一起案件,一名年紀近9旬的阿嬤罹患老年痴呆,某天一覺醒來便發現自己身在公路附近的垃圾堆裡,被人發現後卻說不出自己是從哪裡來、家人在哪裡,疑似遭家人遺棄,在網路上迅速引起關注。詳全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而從台灣的推估資料看來,每84人中就有一人是失智者。國立台灣博物館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今(7日)共同發表國內首見的「博物館處方箋」,讓失智症者和照顧者能到博物館參與文化活動,緩解患者的孤獨感、憂鬱、壓力等情緒,這方法在英國也有成功案例。詳全文>>
科學期刊「大腦」(Brain)最新研究發現,有數百萬的高齡長者被誤診為患有阿茲海默症,但實際上,他們罹患的是叫做「 LATE」的新型失智症,兩種是完全不一樣的疾病,而且超過80歲的年長者中,有20%都罹患 LATE。肯塔基大學的研究員尼爾森(Pete Nelson)表示,「這項新型失智症早就存在了,只是科學家一直都沒有研究出來。」詳全文>>
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今年3月在《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公布一份研究,內容指出民眾如果肉類攝取不足,可能會讓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提高到58%;如果把範圍縮小在阿茲海默症上,相較於一週吃肉4次以上的人,不吃的人罹患這個病的風險會提高至67%。詳全文>>
全球醫學界致力解開阿茲海默症失智之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日前宣布5個阿茲海默症新危險基因,其中WWOX基因是成大分子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張南山率先發現。詳全文>>
地中海飲食一直是相當流行的飲食法,不過你聽過它的延伸──麥得飲食(MindDiet)嗎?麥得飲食是由得舒飲食跟地中海飲食而來,被認為可以改善認知功能、減緩阿茲海默症。根據研究顯示,嚴格執行麥得飲食,還可以降低53%得到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不過營養師郭環棻建議,每個飲食法攝取量皆有落差,依據個人狀況找到適合自己習慣的飲食法比較妥當。詳全文>>
肚子游泳圈一吋吋增大,大腦萎縮的風險也會增高!根據美國《神經學》期刊指出,體重BMI指數、臀腰比越胖的人,腦容量越低,甚至還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詳全文>>
「一個讓我警惕的小故事…」台中一名OL上班途中不小心掉手機,報警後打算放棄,後來接到消息說是一名患有阿茲海默症的爺爺撿到。她親自去跟爺爺道謝,沒想到和對方聊完後哭了好久,「當下我自己很慚愧,自己的疏失讓老人家替我們擔心。」她也說,爺爺住她家附近,會時常去探望老人家。詳全文>>
長照、失能險理賠「失智症」的時間點可能會與民眾心中想像的不同,基本上有等待期之外,還要對照保單條款的理賠定義,並非是在醫生一確診為失智症時就可以拿著診斷證明書獲得壽險公司給付保險金,通常會有時間差異。詳全文>>
南京一位84歲老媽媽獨自來到幼稚園說要找女兒,警方到場了解,並聯絡上女兒到場後才發現小孩早就長大成人。原來這位老媽媽患有阿茲海默症,當女兒問為什麽到幼稚園時,她一句「找你啊」,讓現場眾人一陣鼻酸。詳全文>>
江蘇泰州一名88歲患有阿茲海默症的老翁,日前起床後自己從養老院偷偷跑出,想回家給外孫過生日,但根本不記得回家的路,經過養老院工作人員和民警尋找,竟在養老院25公里外的公車總站找到老翁。詳全文>>
「蔡醫師!這是我爸爸…」一位企業家樣貌的中年男子,帶著他年邁的父親來看病,停了一下又說「他這幾年好像退化的很快,記性越來越差,有一次自己出門之後忘了怎麼回家,是剛好被認識的管區警察看見帶回來…把大家都嚇死了!到大醫院檢查,被診斷是失智症。」詳全文>>
根據2018年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全球5000萬失智人口中,罹患阿茲海默症者就佔了2/3,該如何早期發現?上海市同濟醫院王培軍副院長在《大健康產業交流分論壇》針對多模態影像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智能診斷和預測的發展及應用分享4大發展階段,並呼籲「早期診斷早期預測」的重要性,才能開展AD超早診療,提升療效。詳全文>>
毛孩是最好的陪伴!橘白米克斯「林恩恩」最喜歡阿嬤了,只要一看見她坐下,就會立刻跳上腿撒嬌,就像是個會呼嚕的暖暖包,老人家也總是耐心、慈祥地輕拍「貓孫」屁屁。溫馨畫面被媽咪Sherry Lin分享到臉書後,讓萬名網友融化,「被療癒了!」詳全文>>
最新研究發現,疱疹導致阿茲海默症的證據越來越充足。英國分子神經生物學家伊札基(Ruth Itzhaki)撰文指出,「我發現了至今最有力證據,以顯示疱疹病毒是阿茲海默症病因之一,這說明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可能治療這種疾病,兒童甚至也可接種疫苗來預防。」她提到,「令人振奮的是,在台灣已有大規模樣本實驗,證明使用特定抗疱疹藥物能預防阿茲海默症。盼望其他國家如果有這方面實驗,也會出現相似的結果。」詳全文>>
美國史上首位最高法院女性大法官歐康諾(Sandra Day O'Connor)23日公開表示,她患有早期失智症,未來不再參加公開活動,坦然接受自己的病況。她說,「我從來沒想過有天會成為美國最高法院的第一位女法官…希望我能激勵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並為那些可能會在職場上碰到困難的女性鋪平職涯之路。」詳全文>>
「我殺了阿嬤,是為了減輕她的痛苦」英國33歲孫子詹寧斯(Antony Jennings)從小就跟94歲阿嬤威爾森(Ruby Wilson)感情很好,可是阿嬤罹患阿茲海默症,逐漸忘記他這個孫子;無法接受這事實的他,直接拿出一把20公分長的包刀割破阿嬤喉嚨,傻傻坐在養老院裡等著警察抓。詳全文>>
最新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是由大腦中的「殭屍細胞」所引起,消除體內的衰老細胞後,不僅記憶能力提升,也延長了健康壽命。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詳全文>>
「奇怪,我的老花眼鏡放哪裡去呢?」「啊,我又忘記今天跟朋友有約了?」「老公的電話號碼到底是幾號啊?」隨著年齡逐漸增加,總覺得記憶力大不如前,變得很容易忘東忘西,很擔心自己是否得到失智症。詳全文>>
來自田納西州的鄉村歌手傑(Jay Allen)7月27日站上舞台表演,他邀請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母親雪莉(Sherry Rich)聆聽他的音樂,這首《空白的凝視》(Blank Stares)是他為母親所寫的歌。兩人當時在台上緊靠彼此,傑演唱的畫面被粉絲錄下,感動許多網友。詳全文>>
在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lzheim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AIC)上由醫學博士Mitchel A. Kling發表的最新研究表明,降低血漿中一種在肝臟中產生的脂質之水平,是大腦中細胞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阿茲海默病風險增加有關。詳全文>>
失智症患者本人,並不是什麼事都沒有在想,他只是無法立刻做出判斷,或者是無法把心中所想的事,化作言語說出口而已。由於記憶發生障礙的緣故,或許同樣的事必須多說幾遍、多問幾遍,但還是請各位多聽聽患者本人的說法。詳全文>>
禁食好處多,不但能增加記憶力和改善情緒,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機率。另外,一定時間不吃東西還能降低體脂肪、心血管疾病風險,還能重建整個免疫系統,是低成本的排毒方法。詳全文>>
美國和日本科研團隊發現,大腦會將接收到的訊息同時儲存成兩份一樣的記憶,分別用於當下使用與長久保存。在此之前,學術界普遍認為,訊息會先在大腦海馬體(Hippocampus)中形成短期記憶,接著才會逐漸轉化成長期記憶。另一個理論則指出,記憶以一種能量的形式儲存於全身細胞中。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