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到很晚,然後早上盯著鬧鐘掙扎起床,是許多人的日常。對此社會現象,許多人都把原因歸咎於是睡眠行為被延遲的緣故,當社會傾向讓大家都生活到越來越晚時,有人就提議說,不如把上課時間/上班時間改晚一點,如此一來這些壓力大晚睡的高年級學生/主管,就能提起精神上課了。
然而最新的研究卻說,這種方法雖然聽起來很合理,但實際上一點屁處也沒有。學者透過數學模型告訴我們,睡覺的重點除了睡多久之外,還必須看什麼時候睡,睡眠前後的環境如何,如果我們忽略了這些因素,生活只會越來越累。
▼許多人的日常示意圖
源自於17世紀荷蘭數學家「惠更斯」的理論,我們知道了「生理時鐘」與真實時間的不同,通常生理時鐘都比較慢一些,因此透過一些機制保持與真實時鐘「同步」,是人體調整作息的重要方式。
近年來許多研究都指出,這種同步生理時鐘的機制都與生活周遭的「光與暗環境」有關,也就是說,我們什麼時候照到光線,以及照到了多少光線,是決定我們的生理時鐘的關鍵。
在上古時代,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同步到的生理時鐘與真實時間並無差異。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變遷,我們不必那麼早起床,晚上也有燈光可以輔助我們,這就開始產生了「社會時差」。
簡單來說,大概就是因為鬧鐘與檯燈的關係,我們不必早睡也能早起,一樣能在夜晚工作,因此同步到身體的生理時鐘開始亂掉了,這就是所謂的「社會時差」。
▼社會時差產生示意圖
了解了社會時差與人體同步機制後,科學家想知道,如果更晚起床,人體會發生甚麼變化呢?
在研究中,學者透過數學模型建構答案。簡單來說,他們發現了晚上照更多光線的人,傾向於有更高的「社會時差」。社會時差越高,就代表生理時鐘不斷地錯誤同步,再加上睡眠不足,如此一來,「週一到週五疲倦,週六週日睡到中午」的現象會越來越嚴重,而人也會開始產生睡眠障礙,逐漸失去健康。
也就是說,延後上課時間並不是改善學生的睡眠不足與疲勞的好方法,只要有足夠的睡眠時差,他們一樣會翹課睡到中午。
「那些極端型的夜貓族,對於夜晚燈光氣氛與環境最感到滿意,上課延後會讓他們很高興,因為可以更晚睡好做完自己的私事,但實際上他們承受的社會時差卻是越來越多,這並沒有改善他們的睡眠與作息問題。」菲利浦博士(Andrew Phillips)如此說著。
研究也提到了,不同年齡對於光的敏感度也略有不同,對於青少年(17歲上下)來說,熬夜照光帶來的社會時差是最大的,而這些結論與模型,透過適當的修正參數,一樣適用於其他年齡。但對於身心還在發展的孩童與青少年來說,擁有正常的作息,對於他們的學習來說特別重要。
這研究帶給了我們一個新的生活指示,對於只認知到「睡眠不足」的普羅大眾來說,除了要睡得飽以外,把握白天機會完成工作與雜事更是關鍵;而對於那些難以調整作息的人來說,嘗試調整生活的光暗環境也許是個好辦法。
例如睡覺關大燈、戴眼罩,醒來一有機會就曬曬太陽或照照光;睡覺時在家中,最好有個能隔絕外界光污染的窗簾,如此一來才能讓我們身體覺得,我們真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關的生活機能與家庭燈光配置,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是一波新的商機。
宅宅胖丁的粉絲團剛開張~懇請酸酸們支持一下吧QQ
▼▼▼▼快來幫胖丁按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