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彼(心理師)
前陣子艾彼寫了一篇共友症的文章,高中到現在的好友Sandy讀完後敲我。跟我說,她看完了那篇文章,內心只有一個疑惑:「妳到底去哪裡認識這些朋友啊?」
Sandy在職場算是很順遂的,第一份工作在竹科電子業裡當產品經理,一直到現在8年了。任職中間還一度到國外去進修1年時間,竟然還能回鍋到同一間公司接續原先的工作,想來也是頗有能力。
我問Sandy:「怎麼突然想問我這個?」
Sandy娓娓道來,說出自己的生活圈一直很固定,除了工作就是健身房運動一下,「工作幾年,我的人際圈就停滯了幾年。」
▲拓展交友圈並不容易/Pakutaso
「公司裡面當然是有好夥伴,不過也就僅止於工作夥伴的關係。」Sandy啪啦啪啦地打了好幾段話,「簡言之,我覺得我的生活圈停滯了,也影響到我感情的進展。」
我問她:「接下來打算做改變嗎?」
Sandy說,「當然想,不過我不知道方法。對了,我不玩線上交友喔!」
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永遠都是從一聲招呼開始的。我在一個擅於交友的朋友身上,觀察學習到這點。無論在何種場合,他總是第一個打破尷尬,和對方問安的人。我建議Sandy,可以在日常生活會出現的路線上,尋找一些熟面孔。Sandy立刻想到去運動時,有一位綁馬尾穿黑色上衣、Nike鞋子的女生也經常跑跑步機。
「你為什麼不試著和對方打招呼呢?或是,一個微笑開始讓她對你有印象。」
電腦另一端,遠在新竹的Sandy停頓了一會兒,說:「我看還是算了!朋友之間要突破半生不熟的情況,進入到熟人的領域中間有一段尷尬期....即使加了FB、IG、Line又怎樣呢?」
哈,她這麼說,我倒是想起來了,以前艾彼本人也很怕那種半生不熟的尷尬。後來,我仍舊是在那位擅於交友的朋友身上,觀察學習到以下的方法。
首先,留意對方平常的習慣,創造更多認識對方的時間。
Sandy觀察到馬尾女生會固定在週三、週四出現,其他日子都很少來。那麼下週二時,Sandy也許可以主動丟出邀請訊息,問馬尾女生下週三會不會去運動?運動前要不要先簡單吃個沙拉聊天?
▲留意對方的興趣習慣,可以創造更多彼此認識的空間/Pixabay
認識對方時,可以接續上回聊天的話題,或是留意對方最近的動態,作為聊天的開場白。
「上回你說要報東京馬拉松?開始訓練了嗎?」像這樣的過門,很簡單就能將話題接上,讓對方聊他正在關注的事情,也可以讓對方覺得你有把他的事情放在心上。假設你真的忙到沒時間留意對方在幹嘛,至少可以問「最近忙什麼?」讓對方有個聊天的開始。
除了感情以外,友誼也是很需要一再跟進的。無論何種關係都需要時間培養,Sandy的焦點,也許不該放在感情上,而是應該放在拓展交友圈上。這兩招練好,無論同性友誼、異性感情,至少都拿到入場券了唄!
看更多>>【艾彼的心理師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