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雜
這陣子台灣的國產遊戲《還願Devotion》大熱,阿雜至今遲遲還不敢玩,深怕會有半夜尿尿要人陪的後遺症以及鄉下阿嬤家恐懼症候群。
《還願》是赤燭遊戲的第二部作品,前作是2017年的第三人稱橫向捲軸式遊戲《返校 Detention》,不同的是,還願為第一人稱視角。而兩款遊戲在上市前,都進行了一段時間的ARG活動。
咦?什麼是ARG?對於遊戲老鳥們來說這些名詞很熟悉,但這次還願引起的話題,也吸引了不少平時沒有接觸電腦遊戲的初心者們,為了讓每個人在嘗試新的領域時可以更輕鬆理解,阿雜整理了這篇遊戲新手們必知的小辭典。想跟打遊戲的男友或女友或朋友多一點話題的話,來看看吧!
一、以遊戲平台來說
遊戲依照遊玩的平台來區分的話,可分為:街機遊戲、電視遊戲(家用機)、掌機遊戲和手機遊戲、電腦遊戲(PC)。
街機遊戲在遊樂場比較常見,也就是街頭的機台,知名遊戲有快打旋風、太鼓達人。近年有衰退的趨勢,不過也因此發展出很多機台新玩法,例如配有方向盤的賽車機台或是配有玩具槍的射擊機台。
電視遊戲在過去是一大主流,可以安裝在家裡的電視螢幕玩,所以也稱為家用機。世界第一台電視遊戲機誕生於1972年,叫做Magnavox Odyssey,不過因為售價過高跟其他原因,短短三年就停產了。
▲Magnavox Odyssey(美格福斯奧德賽)
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款式有索尼的PlayStation系列、微軟的Xbox 360、任天堂的Wii系列。比較特別的是任天堂的Switch,既可以當作電視遊戲機、也可以當作掌上遊戲機玩。
▲任天堂Switch
電視遊戲機跟韓國偶像團體一樣,有所謂的不同世代,第一世代起始於1972年,目前客觀上來說已經到了第八世代(2012年以後)。其實遊戲主機的歷史很有趣,劃分的方式也不是像歷史朝代一樣,上一代滅亡才有下一代,而是新一代出了之後上一代還是有人玩,只不過廠商不會再投注資源研發舊世代主機的遊戲,就是種產品生命週期。
但怎麼劃分的呢?阿雜也很難肯定,有時不只看性能的進化,也有銷量上的考量,反正每間廠商有自己的安排,玩家的功能就是掏錢就對了。
掌機遊戲顧名思義,就是為了讓人們更易於隨時隨地的玩遊戲而發明的。一定要提到任天堂的Game Boy系列,當年去上學如果身上有這台是多麼威風的一件事呀。
▲第一代Game Boy
手機遊戲不用提了,除了以前功能型手機裡附贈的貪食蛇,現在每個人的智慧型手機裡應該多少都會安裝幾款,特色是多半為免費遊戲(但有課金制度)。許多過去知名的家用機遊戲也會移植到手機平台上,世界觀跟IP不用花太多精力重建,老玩家自然會來懷舊,新玩家會慕名來嚐鮮(反正就是吸引更多人課金)。
最後是電腦遊戲,從踩地雷到楓之谷到魔獸世界,只要在電腦上玩的都算,而還願就是一款在數位平台Steam上發行的電腦遊戲。
二、以遊戲種類來說
進入重頭戲!先從幾個常見的類型來看。
RPG(Role-Playing Game角色扮演遊戲):RPG一直是阿雜很喜歡的遊戲類型,玩家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遊戲,在過程中角色會不斷成長,並解開各種任務。勇者鬥惡龍、精靈寶可夢都是此類遊戲。
▲勇者鬥惡龍IV 被引導的人們
▲精靈寶可夢/神奇寶貝
RTS(Real-time Strategy即時戰略遊戲):通常應用在戰爭遊戲上,例如星海爭霸。所謂的即時,就是遊戲中進行戰略時不能停止,並不是完全不能暫停。例如說,兩邊在打仗,我方玩家要開墾土地訓練士兵,但這個過程中對方也在進展,可能隨時攻打過來,不過當你想休息一下看自己的資源有多少時,在單機遊戲中還是可以按下暫停(對方也停止行動,你也無法進行戰略行動)。如果是以回合來進行,就不能算是即時戰略遊戲。
▲星海爭霸遊戲畫面
TBS(Turn-Based Strategy回合制策略遊戲):這就是上面提到的,以輪流的方式,一回合一回合進行,知名的遊戲有聖火降魔錄、三國志系列。通常沒有時間限制,一個回合內可以做很多安排。回合制遊戲中,有種類型叫做戰棋遊戲,因為畫面上會有一格一格的劃分。跟即時戰略遊戲比起來,阿雜更喜歡玩回合制,不用考慮手速,仔細思考後每種不同的指令都可以造成不同結果,相當有趣呀。
▲戰棋類遊戲並不會一直顯示網格,但邏輯上都是一格格移動的
ARG(Alternate reality game另類實境遊戲):還願跟返校的前導遊戲就屬於此類,是比較新穎的遊戲玩法,例如密室逃脫就是一種。ARG遊戲重視互動,會將遊戲與現實世界結合,需要玩家不斷觸發情節,且可能造成不同結果。例如在還願的前導ARG活動中,就需要玩家到現實世界中的指定店家找線索,才能解開關鍵任務。
▲圖為真人版密室逃脫
還有幾個必備名詞。
第一人稱視角遊戲(first-person game):判斷方式很簡單,就是「你」眼中看出去的世界,你不會看見自己的臉,通常在射擊遊戲中你會看到的畫面是:角色的兩隻手或一把槍。畫面真實,但表示你會有視線死角。舉個例子,絕對武力CS就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第三人稱視角遊戲(third-person game):跟第一人稱不同,「你」是上帝的視角,可以看見自己操作的角色全身,視野比較開闊(可以看見背),但感受性比較沒有第一人稱遊戲那麼寫實。惡靈古堡和俠盜獵車手GTA就是此種遊戲。
第一人稱跟第二人稱體驗上各有優缺點,現在也有許多遊戲可以讓你自己選視角,例如「吃雞」絕地求生PUBG。
橫向捲軸遊戲:角色通常由左方向右方跑,畫面會像軸一樣跟著移動,故名為橫向捲軸。許多老遊戲當初都是橫向捲軸,例如超級瑪利、洛克人和音速小子。
NPC(Non-Player Character 非玩家角色):這個詞很重要啊,在哪種遊戲裡都會出現,因為不是玩家的角色廣義上來說就是NPC(廢話)。尤其在RPG遊戲中很常見,因為要時常向路人NPC問話,玩家的夥伴也可以算是一種NPC,所以NPC有時也是可以操控的。NPC有個特色是,會依據不同的劇情來反應,例如說要拿到某張符咒才會讓何老師說出關鍵證據,若手頭缺少這個道具,去接觸NPC時就像碰壁一樣。
▲牧場物語遊戲畫面截圖
雖然整篇文章對於資深玩家來說就像廢話,但這篇是給超級新手看的,希望可以幫助你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遊戲,透過適當的遊戲體驗來放鬆身心。
題外話:
上述提及的所有遊戲種類並不是絕對屬性,一款遊戲可以是RPG也可以是第一人稱視角遊戲,並不衝突喔。
另外,有第一人稱也有第三人稱,那有沒有第二人稱遊戲呢?
嚴格來說,我覺得沒有。
想想看,第二人稱就是「你」,要在遊戲畫面裡看見「你」在玩,那到底是「我」在看還是「他」在看呢?有些人會提出戰神(God of War)這款遊戲的某些片段,畫面上我們會以敵人的視角看著主角暴打敵人(但也可以說是一種第三人稱視角呀),這是一種特別的遊戲體驗,可是也只是過場的短暫片段,遊戲中玩家主要還是以第三人稱在操作角色。
所以,我認為有些稱為第二人稱的遊戲,基本上也只是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變形。以第二人稱為主要視角的電子遊戲,邏輯上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