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鯊和鬼蝠魟,是許多潛水員心目中的夢幻物種。在菲律賓和印尼,許多潛水員會特意前往,為的就是親眼目睹野生環境中的牠們,甚至與之共游。
鯨鯊是地球上最大的魚類,在印尼爪哇,當地人稱牠為「Geger lintang」,意指背部擁有星星的魚;我更喜歡馬達加斯加人稱呼牠為「繁星」。
但是,生活在印尼海域的牠們,面對的卻是全球塑膠垃圾排放量第二多的國家,每年計有48~129萬噸垃圾沖入海洋。在洋流與波浪的作用下,垃圾被集中在近岸水域。
為了了解在越來越嚴重的海洋塑膠污染影響下,鬼蝠魟和鯨鯊這兩種以濾食為主的大型魚類所面臨的威脅,研究者開始研究這兩個印尼海域的明星物種。他們震驚的發現,優雅的鬼蝠魟與海中溫柔的巨人鯨鯊,每小時最多吞下63片塑膠。
從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研究團隊在鬼蝠魟和鯨鯊經常覓食的海岸段,位於印尼南部地區中央的水域裡採集研究樣本。
為了模仿鬼蝠魟和鯨鯊緩慢張大嘴、吞食浮游動物的情況,研究團隊用細網在海水表面拖行,然後計算有多少塑膠垃圾流入網裡。他們再把這些數據,以鬼蝠魟和鯨鯊張嘴攝食的平均水流量,換算一隻鬼蝠魟和鯨鯊會吃下多少塑膠。
他們發現,在雨季時,一隻鬼蝠魟每小時最多會吃下63片塑膠。東爪哇的鯨鯊,經常大量在特定季節聚集來覓食,吃下塑膠的比例提高到每小時137片。
先前的研究曾發現,鯊魚會在獵食時吞下塑膠,但從來沒有科學家發現同為軟骨魚的鬼蝠魟有相似的行為。
為了驗證他們的實驗,他們跟當地潛水員合作,一發現鬼蝠魟嘔吐或排洩時,就用隨身攜帶的「便便管」蒐集。在他們能取得鬼蝠魟嘔吐物和排洩物樣本裡,平均有26片塑膠,而在嘔吐物裡則是高達66片。
研究人員沉痛的說,在巴西、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解剖死亡的鯨鯊後都發現消化道中有塑膠存在。而像鬼蝠魟和鯨鯊這兩種以濾食為主的大型魚類,特別容易在覓食的過程中,集中吞下大量的塑膠碎片,因而受害。
更讓人擔心的是,塑膠裡含有的化學物質像塑化劑,以及塑膠吸附環境中的有毒物質,都可能影響魚類的器官、生長與生殖機能。
人類製造的塑膠,正殘害鯨鯊與鬼蝠魟。我們能做的,除了減少使用一次用的塑膠製品,也可以多多參與淨灘,維護海洋的潔淨。
[VIA] Marine Megafauna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