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內向者需要很多私人空間,獨來獨往只是表象,表象底下是喜歡安靜沉思的時刻,並且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讓他們可以好好思考。
但到了要求合群的職場上,就會讓人覺得有些困擾,如果自己不想和同事一起去吃飯,會不會被排擠?如果自己獨來獨往,會不會找不到可以支持自己的人?
▲內向者會和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讓自己能好好思考。(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職場上的內向者是如何借力使力,讓內向者的優勢可以被放大和看見呢?有幾個要點,艾彼想與覺得自己偏內向安靜的讀者們分享。
首先需要的,是透過第三者來製造你的風評。讓內向者不需要跟職場上每個人都交好,卻能夠透過第三者來影響他人對你的評價。因為借他人之口,能更有影響力。
有一些風評或傳聞,需要靠第三者來製造。第三者來傳遞,會比起自己講出來的可性度更高。不需要故意釋放不實流言,但可以輕輕帶到自己在哪一方面有一些特長。當其他人聊起天,需要你的專長時,自然就會想到你!
▲職場上內向者不需要和每個人交好,可以透過第三者來製造好的風評。(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艾彼加碼告訴你,這一段請你一定要畫重點!
職場上最適合做這件事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本來就非常八卦的人,你知道無論跟他講什麼,他都會很盡責地把你的話傳出去;另一種是,本身能力很好、人際圈也廣闊的人,這種人講的話多半很有說服力。
雙管齊下,可以讓你在職場上的風評滴水不漏的製造出想要的印象。
第二點,記得主管永遠是你在職場上能夠保值的重要存在,請內向者努力挖掘與主管之間的共通點。
職場上有主管挺你,永遠是重要的。
仔細留意主管的喜好,有時甚至可以特意培養或充實相關的話題。這不是說主管如果是個貓奴,你就必須要養貓來迎合對方。而是,你可以特別留意貓咪有關的知識和新潮的玩意,讓主管覺得與你聊天特別投緣!
最後一點,如果你願意也有機會,可以試著融入主管的生活圈。
▲若是能融入主管的生活,想必主管也會對你更為青睞。(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Stocksnap)
日本心理學家岡田尊司提到,內向者可以特別觀察主管家中的結構,看看自己可以如何融入主管的生活圈。比如,主管如果需要接送小孩,小孩上下課的路線和你回家的路線差不多,主管哪天有急事需要人代勞,也許你可以提供這樣的協助。當主管依賴你更深,你也和他的家人交情很深厚時,主管自然會青睞你更多。
書中提到這些要點,也許不習慣逢迎討好的讀者會覺得「媽啊!我做不出來!」或是「也太心機了吧?」
在艾彼的觀點裡看來,這書中寫到的,並不是厚黑或是心機。只是你需要先問自己願不願意做這些事情,願不願意多留意一點。沒有絲毫勉強,才能做的不著痕跡。